[Digital Nomad Decision-making] How to use "The Behavioral Science of Aggression: Better Decision-making, from a Deeper Measurement of Human Nature" to make better life decisions?

Hi! 親愛的吉莉朋友, 你好嗎? 吉莉今天想跟你分享一本很有趣的書 ——《進擊的行為科學:更適配的決策,來自更深刻的人性測量》。

這本書探討了人類行為的深層次因素,並提供了許多實例讓讀者了解,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決策。

數位遊牧的選擇障礙?用行為科學破解決策盲點!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需要面對各種選擇,從簡單的飲食決策到複雜的職業選擇。《進擊的行為科學:更適配的決策,來自更深刻的人性測量》提醒我們,這些決策不僅僅是理性的計算,還受到情感、環境及社會因素的影響。這種認識幫助我們理解為何有時候我們的選擇並不符合我們的最佳利益。

數位遊牧的理性消費心法:買得精明,不被行銷話術牽著走!

數位遊牧的購物哲學:精準消費,不當冤大頭!

「叮咚!歡迎光臨!」走進便利超商或是超市,明亮的購物環境,層架上的陳列與走道上的商品擺放位置,其實都是為了促進消費者購物而精心設計過的動線。在購物網站上的各品牌商品圖片與廣告也是如此。而這些陳列的位置影響吸引消費者注意力,也因此成為各商家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

週年慶、限時搶購真的划算?數位遊牧者如何聰明消費

《進擊的行為科學:更適配的決策,來自更深刻的人性測量》提到影響人類行爲的損失規避FOMO稀少性偏誤(Scarcity bias)、當下偏誤(present bias)等現象。

每當到了週年慶活動,各家百貨公司使用了各種折扣、期間限定的行銷策略,於是百貨公司總是擠滿了人潮,大家深怕這段期間沒買到,之後會變貴或再也買不到。

這時候,再使出輕推(nudge)之詞,如:「xx香水100ml臺灣限定版,限量50瓶,只有在xx百貨週年慶期間販售。」形成促進消費的常見手法。

數位遊牧也能一夕致富?小心倖存者偏誤!

書中提到:「這種偏誤的影響,比起失敗的故事,我們對成功的故事比更著迷,而且常常忽略運氣的部分。」

當沖、被動收入?行為科學教你看穿投資迷思

常常在網路看到一些聳動的投資標題,譬如「某某人當沖x分鐘賺進10萬元,打趴上班族」之類的例子,但我們其實也無從判斷是真是假。而這類型故事很容易形成激勵,讓人誤以為這就是投資的樣貌,或是讓人以為可以短期瞬間致富。

但其實大家都忽略了,當這些大師或達人在這個績效之外的其他日子,是不是都曾經歷過各種大小失敗賠錢,每天花費長時間在做技術分析,而這些都是你我都不知道的事實。而這些成功的例子,也並不是常態,而大部分時候僅只是特例。

數位遊牧的自由背後,科技巨頭真的無所不知?

書中提到知名的軟體科技公司,如:Google、FB、Amazon。他們掌握了大量的使用者資料,這讓他們的產品能更依照科學的數據分析蒐集到的資料,將使用者的消費行為推升,但卻也產生道德的議題。

《進擊的行為科學:更適配的決策,來自更深刻的人性測量》提出以下兩個的想法,很值得大家思考。

我自己會想要使用這個產品嗎?
這個產品能夠在實質上幫助使用者改善他們的生活嗎?

似乎就在提醒著大家,借助科技力量的同時,也請莫忘初衷。

免費的最貴?數位遊牧者必看的科技陷阱紀錄片!

吉莉在前幾年看完Netflix 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裡面印象最深刻的觀念就是:免費的最貴!為什麼呢?因為免費的服務背後,是在搜集顧客與使用者的資料數據,而透過這分析這些資料,讓服務商的商業利益極大化。有些科技平台提供的軟體介面,透過使用者體驗心理學,甚至是參考遊戲產業的介面設計,最終目的就是讓使用者上癮。

數位遊牧的網路足跡,你的數據價值多少錢?

有沒有發現,在進入網站時,往往會跳出來一個提示,詢問你是否接受Cookie的設定,甚至提供使用者可以客製化Cookie設定內容。這也就是服務商希望透過Cookie紀錄你在站上的使用體驗行為,然後再以數據化資料做分析,進行深層的商業決策。

AI時代,數位遊牧者還有生存空間嗎?

AI人工智慧的橫空出世,讓人類社會又推向更巨大的變革與演進。

《進擊的行為科學:更適配的決策,來自更深刻的人性測量》引用《快速企業》雜誌(Fats Company)預測2100年的社會樣貌:「自動化將把未來人口推向典型的人類角色和工作,並廢除標準化的工作時間和傳統的階級制度等工業革命所留下來的遺產,朝著類似於工業化前以部落和社區為主的工作結構發展。」

「在未來更加自動化的工作環境中,保留下來的人類工作將會需要更強的心理基礎。」-《進擊的行為科學:更適配的決策,來自更深刻的人性測量》

自動化時代來臨,數位遊牧者如何打造無可取代的價值?

就像書中提到的行為科學教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吉莉覺得這是一個很正向與成長性思維的想法開端。當我們這樣提問自己而不是否定性的想法認為AI就是要來取代人類,我們可以更理性的去思考,究竟我們人類到底真正與機器、人工智慧的最大不同是什麼。

「人工智慧適合取代以流程為基礎的工作。透過自動化完成人類不想做的工作。至於人類擅長的事物,例如照顧、同理心,及類似的角色,則應該受到社會和經濟的重視,因為那會是我們的未來。

人工智慧讓我們意識到人類在本質上與機器的不同之處。」
-《進擊的行為科學:更適配的決策,來自更深刻的人性測量》

吉莉的觀察,覺得這幾年產業趨勢的改變,人類反而開始愈來愈重視創意。台灣長久以來的社會文化趨向於實用主義,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文化創意或是行銷這一塊發展相對遲緩。但這幾年的社會風氣,受到科技與媒體環境的改變,漸漸的也讓大家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與生涯發展。

吉莉結語:數位遊牧 X 行為科學,讓你的每個選擇更有智慧!

《進擊的行為科學:更適配的決策,來自更深刻的人性測量》讓吉莉對日常決策有了更深的思考。無論是購物、人際關係,或是工作規劃,理解行為科學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做出選擇。

吉莉只有節錄這本書冰山一角的主題做心得分享,書裡還有很多作者的研究與實務經驗所寫出來的心血結晶(作者介紹裡有提到花了18個月寫這本書),而且裡面也很多生活實例,看了會讓你的內心馬上有共鳴:「喔!原來是這樣啊!」。翻譯也翻得還不錯。是一本任何人都很適合看,也很值得珍藏的書。

Extended reading:

Lovely reader,
Do you have any other ideas?
You are welcome to leave a message to discuss with Gilly!

吉莉Lucky
Gilly Lucky
Articles: 21
en_USEN